第十七章 办理工商登记(1/1)
重生九二,从物流开始脱贫致富第十七章 办理工商登记: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
第二天一早上班。
尽管不是睡得太好,陈望还是感到精神奕奕。
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,他做什么都干劲十足。
处理完手里的日常事务,拿起笔,就开始写关于车队构建的报告。
从驾驶员的遴选、到报送驾校的厂区证明要求。
一份报告写得面面俱到,现在唯一欠缺的就是一份完整的驾驶员培训名单。
昨天晚上吴庆国答应帮拟出初稿,说是今天上午交给陈望。
眼看就到午饭时间了,对方还没有送过来。
陈望心中不由得有些焦急。
他还想着明天早上,厂里开班子学习大会的时候,把这份报告和提案在会上提出来。
不过开会之前,还得去和吴大志那个倔老头通下气,不然又得被他说教,说自己先斩后奏。
对吴大志本人,陈望并没有什么意见,讲原则、好面子、官威重。
只要投其所好,拿下他的支持并不难。
“小陈,发啥呆呢。吃饭铃都响了,打饭去啊。”
张文英大姐拿着方形的铁饭盒,招呼着陈望。
“中午了哦?刚才写材料写昏了,没注意。”
陈望挠了挠头,从箱子里翻出饭盒。
竟然忘记洗了......
“你们这些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,一点收拾都没有。这饭盒,隔夜不洗,会滋生细菌,还容易让饭盒生锈,那样对身体有害的。”
张文英摇了摇头,从陈望手里抢过饭盒。
“我去给你洗。等下帮你把饭也打上来,你写材料就认真写吧。”
“张大姐,我还是自己来吧。”陈望连忙跟上去。
“你们这些男娃儿啊,大大咧咧的,洗得干净个什么。我弟就像你一样,洗个碗都洗不干净。二十多岁的人了,没有学历,连份正式的工作都没有。”
张文英说到这里,忍不住叹气和感慨。
“还是我们那个时候好啊,只要家庭成分好,就能安排工作。哪像你们现在,没有学历,很难找到正式工作。”
她话一说完,拿着两个饭盒转身出门了。
看着张大姐的背影,陈望又想起了姐姐。
她担心她弟的样子,像极了姐姐担心自己。
对于张文英的弟弟张文杰,陈望早在好几年前就认识了。
他比陈望大四五岁,和陈望读过一所初中,光初三就读了六届。
一直考不上中专,复读的时候考分是高了不少。
可是因为是往届生的原因,录取划线要比应届生高几十分。
一连五年,年年过预选线,最终都栽倒在决选考试。
第六年复读的时候,他顶替了别个应届生的学籍档案,以应届生的名义考试。
这一年倒是考上了,录取通知书都到手了。
一家人欢天喜地准备庆祝的时候。
被他家姨父给举报了,然后就被取消了录取资格,最后是终生禁止考试。
在那个年代,没被判刑就已是万幸。
从那以后,他家和他姨父家,就进入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境地。
陈望点起一根烟,自嘲一笑。
真的是应了黔州省内的一句土话:亲戚但愿亲戚穷。
这次陈望的驾驶员名单安排,就有张文杰。
一是为了感谢张文英大姐长期的照顾;
二嘛,自然也是要拉拢张大姐;
三嘛,他清楚张文杰,这人是很聪明伶俐的一个人,用起来比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半文盲,肯定要好上许多。
根据上一世的记忆,张大姐的老公在九三年升任了煤炭工业局的局长。
有些事嘛,未雨绸缪,提前给点恩惠,将来好办事。
念及此,陈望微笑着,在筹备的驾驶员培训名单上,龙飞凤舞地,写下了张文杰三个大字。
吃过张大姐打过来的饭,陈望一脸满足,该是时候去找张秘书了。
对于董叔叔的安排,陈望很是满意。
有张秘书出面,等同于是打着董县的旗号。
工商口、税务口、交通、运管等部门,不得一路绿灯。
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办事。
“张姐,沈姐。把你们的饭盒给我,我去给你们洗了。”
心情愉悦的陈望,拿着脏饭盒,对办公室两个大姐嘻嘻笑道。
“你早上不是说要去县委大院办事吗?正事要紧,再说你洗的饭盒我和张大姐敢吃么?”
沈煜大姐调侃了他一句,上前帮忙收过陈望的饭盒,示意他有事先走。
这时代的职场也有勾心斗角,但不多。
很多时候办公室的关系,处得就像兄弟姊妹一样。
不过这也仅限于没有直接利益冲突的人群。
生产三车间半月前,选个车间主任,当时两个候选人各种跑关系、走后门,比后世还直白。
争得头破血流,最后还真刀真枪干了一架。
因为打架的原因,两人全都没被选上。
反倒便宜了一个轻工学校实习生,还没毕业就当了‘代车间主任’,想来入职之后,立即就能去掉‘代’字。
骑着车赶赴县大院的路上,陈望心中浮上了很多想法,对这个时代的认知越发的深刻。
别人不知道那个实习生曾文平的真实身份,他是知道的。
曾文平初中时候和他住过一个寝室,是轻工局马长文局长的表弟。
县大院门口,张齐已经早早地推出单车在等陈望。
没有过多的寒暄,两人就向第一站工商局骑行而去。
局长办公室,陈德明局长是早有准备。
见张齐带着陈望进来,他连忙站起身热情地和两人分别握手、让烟、奉茶。
“董县给我打电话了,小问题。小陈啊,你资料都带了吧,身份证和学历证明,我让人登记一下就还给你。”
等待工作人员登记的这段时间,陈德明一脸亲热地和登记攀起了关系。
“张秘书、陈经理,以后就要叫你陈经理了。看见你们这些朝气勃发的年轻人,我真感到自己老啦,不中用了。”
花花轿子人抬人的道理,陈望是清楚的。
对方要不是看在董叔叔的份上,可能连门都进不到。
以后和工商少不了打交道,总不可能一直拉扯董叔叔的虎皮,关系还得自己运作。
“陈局您太过奖了,我们这些末学后进,才踏入社会,还要多向您们老前辈学习、取经呢。”
陈望连忙站起身,划燃一根火柴给对方把烟点上,谦恭地说道。
“对了,我还听说陈局是陈家屯的陈家,我家曾祖父那辈才从陈家屯,搬到老石村的,我爹叫陈德华,和您一辈呢。”
“是吗?我有听长辈说过,清末的时候,有个族爷爷迁去了老石村,原来是你家啊。这么说来你还得叫我一声叔呢。”
陈德明哈哈一笑,虽不知陈望有何来头,但年纪轻轻就能攀上董县,让董县亲自出面打招呼,他自然不敢小觑。
“那小侄就厚着脸喊您一声明叔了。我家很多年都没回陈家屯祖坟上坟了,明年清明,还要请明叔帮引条路,让老石村开枝散叶的陈家,回本家一起上坟祭祖。”
两人这才第一次见面,几句话下来,就聊得像亲叔侄一样,让稳重内敛的张齐看得咋舌连连。
登记好办理运输公司的信息后,陈德明亲自将陈望二人送下了楼。